造成軋鋼機設備中壓下螺絲的自動旋松及防松原因說明
發布時間:2015-01-21 瀏覽:次
壓下螺絲的自動旋松主要產生在初
軋機上、板帶粗軋機(中板軋機),由此影響輥縫開度并影響軋件的精度,產生軋件的厚薄不均。其原因:壓下螺絲螺距過大,螺蚊升角大于或接近螺紋的自鎖角,除銹機壓下機構的自鎖性在軋制過程中容易破壞。
解決方法:增大螺紋間的摩擦阻力矩 1)適當加大壓下螺紋直徑。tgα=h/(πd),減少螺紋升角,增加自鎖能力。但過大的直徑引起軋機尺寸過于龐大2)增大壓下螺紋球面墊直徑d3與開孔直徑d4。從而加大摩擦力矩3)此外選用適當的潤滑劑
壓下螺絲頭的結構結構:壓下螺絲分為三部份:頭部、尾部與螺紋本體。
頭部:通過球面墊或止推軸承與軋輥軸承座相接觸,承受來自輥頸的軋制力與上輥的過平衡力。
壓下螺絲頭部一般做成凹形,做成球面的目的是使軸承座具有自位能力,冷拉機并使青銅球面墊處于受力較好的受壓狀態;初軋機為增加其壓下的自鎖能力,壓下螺絲頭部通常做成裝配式的以增加摩擦力矩;板帶
軋機由于帶鋼壓下,為減少摩擦力矩,壓下螺絲頭部一般用止推的滾動軸承而不用銅墊。
螺絲本體:一般使用鋸齒形或梯形螺紋,大多是單線的,以增加自鎖能力。
慢速壓下機構(板帶軋機的電動壓下裝置)
板帶
軋機在軋制過程中要進行輥縫調整,即所謂的帶鋼壓下,異型調直機由于調整量小所以速度限制在0.02—1.0mm/s范圍內,又稱慢速壓下機構。
慢速壓下機構(板帶軋機的電動壓下裝置)的特點
1)輥調整量小。2)精度高。3)頻繁的帶鋼壓下4)反應速度快。5)壓下和液壓壓下相結合的方式。6)兩套系統既可單動又可聯動,以滿足軋輥平行度調整的要求。